首页

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工作动态>>正文

聚焦“智能+” 赋能纺织产业新未来 校长王海燕出席经纬学术沙龙活动

2025年04月04日 10:00  点击:[]

4月2日,我校举办以“人工智能如何赋能未来纺织产业”为主题的经纬学术沙龙活动,校长王海燕出席活动并与教师代表深入交流,共同探讨“智能+”与纺织产业融合发展新路径。活动由副校长夏蔡娟主持。

在沙龙主题报告环节,电子信息学院院长景军锋、计算机科学学院副院长张凯兵分别以“AI赋能未来纺织产业”及“跨模态驱动的纺织品数码印花图案可控生成方法”为题,从纺织服装行业的现状出发,剖析了“十大主要研究方向”,根据所在团队目前开展的科研工作,详细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与纺织产业深度融合的多种可能性。相关学院的11位教师代表围绕“智能+”、青年教师发展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研讨,畅所欲言人工智能赋能学科交叉融合、科研突破点与应用场景等话题。人事处、科技研究院、发展规划处(学科办)负责人分别作表态发言,表示将会为教师在制度保障、条件支撑、学术交流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

研讨过程中,王海燕结合自己的科研经验和心得,对如何凝练研究方向、深入推进研究、谋划标志性科研成果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指导。他强调,青年教师是学校未来发展的主力军,也是学校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要聚焦“智能+”发展理念,实现个人与学校共同成长,把握“智能+”的发展趋势,明确自身研究方向,找准切入点,激发创新动能,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要将“智能+”与纺织服装特色学科深度融合,推动学科交叉创新,以人工智能为手段,以“十大主要研究方向”为重要抓手,突出“智能可穿戴”特色亮点,积极探索学科交叉融合的新模式。要助力产教融合,深化“纺织+”与“智能+”特色内涵,主动深入企业一线,精准挖掘前沿需求,促进大学与社会、科研与服务、学科建设与产业需求之间的紧密协同。要凝心聚力,强化有组织的科研及成果申报,整合科研力量和资源,打破学院及学科壁垒,充分发挥人才集聚效应及学科特色优势。要沉心静气,在工作中持之以恒、追求卓越,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持续发力,快速成长,努力为我校在纺织行业的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和应用发展中做出标志性贡献,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夏蔡娟在主持活动时谈到,学校将全方位落实教师服务保障工作。希望各位教师积极投身于学校发展中,把“智能+”理念与纺织服装学科特色深度融合,创造性开展工作。同时,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资源,拓宽科研视野,努力提升科研能力,凝心聚力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据悉,学校将聚焦“纺织+”“设计+”“智能+”学科交叉发展方向,持续开展经纬学术沙龙活动,打造高质量的学术交流平台,为青年教师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助力青年教师拓宽学术视野,启迪成长思路,提升学术水平,推动学校学科交叉融合迈向新高度。

人事处、科技研究院、发展规划处(学科办)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电子信息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理学院等44位青年教师代表参加学术沙龙活动。

(撰稿:尹伊秋 审稿:王晓先 马贵梅)


上一条:我校组织教师赴延安参加西北联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修班”

下一条:我校开展学校第十八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第二次赛前培训

关闭